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!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,请使用这些浏览器。
chrome
Firefox

浏览易车国际站

您是否想浏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型,可以为您切换到易车国际站。

去易车国际站
继续浏览当前页

工具栏
意见反馈
问题描述
0 /300
请输入问题描述
联系方式 请留下您的电话号码以便工作人员取得联系
请输入正确电话
相关图片 可上传JPG/JPEG/PNG格式,单张图片不超过5Mb,最多上传3张图片

添加图片

穿刺都没事儿的电池包,为什么一撞就着火?

前两天,蔚来碰撞起火的新闻上了热搜。

很多人评论,电车是真不能买,自燃概率远远大于油车,很多实验室的数据拿到真实碰撞过程中就失效了。

碰撞这个话题,非常复杂,尤其是放在“脾气暴烈”的锂电池上,具有非常明显的不可控性。

很多企业想要证明自己的电池包非常安全,做了非常高强度的测试,比如说穿刺、碰撞、挤压等等,的确在测试的过程中没有产生着火问题。

但为什么一部分电车,碰撞之后的确会着火。

一个是,碰撞是具有不可预见性的,比如说电池包电量,满电情况下电压最高,电芯“脾气更不好”,再比如说碰撞的角度、速度,被撞物体是车辆还是树桩,都不确定。

另一个,自燃的部位可能不是电池包,有可能是短路引起的,连带着整车一块烧了。

但实验室里的数据,车辆的状态都是最佳,所以能避免以上我所说的问题,毕竟实验室的碰撞角度、速度、对象障碍物都是设定好的,电路系统也是最佳状态,不存在附带引燃的问题。

还有一个原因,电车的问题会在无意间放大,且,电车着火之后被扑灭的难度非常大,一般都只能等电池包烧干净之后自行熄灭。

这里提一个额外知识,电池包好不好、稳不稳定,和技术存在绝对的关系。

影响电池包可靠性的,是生产工艺,电芯内部的杂质、封装、用料等等,这些都是影响电池包可靠性的关键因素。

所谓的能量密度、充电速度、电池包容量,根本不能影响电池包的可靠性和稳定性,工艺这个东西,想要做好全靠良心。

但有些尴尬的是,工艺的好坏无法通过参数呈现,这也是为什么一些电池包的技术非常先进,但极其不稳定的原因。

车企的宣传,客观来看就行,车企一直想要证明自己的电池包不自燃,本质上就是不稳定。

所以穿刺、碰撞、挤压等测试,本身就是车企想要证明自己的电池包比较安全,这其实就是一种想要缩短短板的行为,但事实上这很难。

和油车比稳定性,电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至少目前来看,在固态电池没有装机,且一切都停留在实验室的情况下,锂电池的不稳定性是很难遏制的。

标签: 电池

内容由作者提供,不代表易车立场

举报当前文章

举报成功

感谢您的举报
我们会尽快审核处理
收藏

收藏成功 !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

猜你想看

+加载更多

少数派报告

获赞 7.87万 关注 0 粉丝 5.04万

+ 关注

CopyRight © 2000-2025 BitAuto,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   购车咨询:4000-168-168 (周一至周日 9:00 – 21:00) 法定假日除外

1/5